第(3/3)页 百姓流言之中甚至都快把徐臻玄学化了,天生就是打袁氏的一把好手,他的功绩,特别是战功,基本上都是在打袁术、袁绍、二袁兄弟的战事之中立下的。 打别的诸侯也没见他这么厉害,徐州之战哪里有徐臻的身影? 当天商议出兵,将细节安排妥当,但到下午,就传来了让袁尚揪心的消息。 袁熙大军突然来攻,直接强攻两座城池,不到半日全部攻破,沿途的关隘全部告破,吓得袁尚连忙增兵。 他到主营的时候,麾下将军全部慌乱不已,并州兵到了代郡之后可没有半点民心,现在袁熙攻回来,百姓恨不得马上打完,让他们有机会四散逃离,举家离开幽州。 “接应粮草之事暂缓吧,立刻增兵前线,守住淄业城!再守代郡主城,若是城池没了,等来粮食也没用!” 郭图劝了一炷香时间,但没有用,袁尚心已经乱了,只想击溃袁熙兵马,于是出兵去驻守,延缓袁熙进军路线。 双方在代郡境内大战三日,死伤无数,百姓奔逃。 有数万百姓不敢再继续留在家乡,只能南下而逃,求着进入冀州,但徐臻虽然仁政爱民,却不是什么善良软弱之人,命边防的军士把这些流民先行安置在外,防止细作入境,发放些许粮食让他们活下来,在冀州边境先行集居安住。 同时派出大量的明探暗探去打听前线战事的消息,骑兵派出去上千人,每日的军情仿佛雪片一样的到中山郡。 徐臻在中山郡的衙署内理政,每日光是看军情就要陆陆续续看一个时辰,他现在越看是越有劲了。 正堂上诸葛亮还在侧,徐臻看完之后就和他商讨起来,“袁熙为何要强攻代郡?” 诸葛亮哈哈一笑,道:“肯定不是气急败坏,袁熙能稳定幽州局势,说明其人只能不在那些多年人精的太守之下,他虽没有名将在帐下,但却也有不少跟随多年的老将,在幽州驻守多年,熟悉地形,定然是要强攻代郡,令袁尚无法分兵,出奇兵断其粮道。” “亮子看得通透。” “师父教得好!”诸葛亮平淡一笑,善思多思许多年,加上天资纵横无双,徐臻时常问及,虽是纸上谈兵但是开发智力,想得多了诸葛亮自然能遍及全局,此时立刻就想到这两兄弟争斗之事里,最为重要的根本。 粮食。 “我估计,五日之内就要有结果了,袁熙恐怕还真能扳回一城,”徐臻摸着下巴点头,道:“袁尚没有袁绍之能,却患了袁氏高贵名族的病,他只怕是要被袁熙逼得恨不能决战。” “五日,”诸葛亮深吸一口气,“机会来了。” 徐臻顿时一笑,放下了所有军报,朗声笑道:“机会来了!” “咱们在中山屯兵多日,等了这么久,就等这个机会,我料定袁熙肯定会赢,将袁尚赶出代郡!” “命子龙领白袍一万、仲康领校刀手八千、典韦青虎营尽出,甲骑营、弩骑营尽出,加上黑山兵点三万人,沿途追杀!” “孔明,伱来布埋伏路线。” “喏!!”诸葛亮眼睛一提,当即心中兴致勃勃,他这还是第一次亲自布置埋伏追杀之事,定然可以料定所有逃跑之路,让袁尚大军尽可能遭伏。 …… 四日之后。 鏖战不休,胜负难分的代郡之内忽然传来了震荡并州军的噩耗。 在后运送的粮草,在途径裕溢山的时候被牵招突然袭击,纵火焚烧粮草车马,斩送粮兵马一千余人,劫掠粮草几十车,其余的全部在山林大火之中烧毁一空。 袁尚听闻消息,方寸大乱,军心沦丧,大军无粮被袁熙接连破城,投降了两三万人到幽州之中。 退守代郡主城时,袁尚已经神志不清了,只想立刻出兵和袁熙决一死战,结果刚出城就中了埋伏,被袁熙的宿铁精锐打得七零八落,中军溃败。 郭图只能携大军,带袁尚,与文武一同出逃,同时先行派哨骑回并州,请高览带兵来营救。 (本章完) /106/106206/2939455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