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他们每次训练都拼了命的想要证明自己对得起这个价钱,不止如此,他们还主动充当起了宰予的说客。 每逢休息日,就要结伴去看望在城外矿洞里接受劳动改造的老上司纪胜。 当年的莒国神箭手纪胜这半年来,上午在菟裘煤矿里接受劳动改造,下午在菟裘乡校里接受思想改造。 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周礼洗礼后,他终于幡然悔悟,弃暗投明,下定决心重新做人。 前几天,纪胜更是在《菟裘月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为什么走上了与戎狄蛮夷作斗争的道路》的文章。 目前,纪胜已经洗心革面,宣誓为菟裘效忠,并在军中官复原职,负责统率他原先的八名部下。 有申枨的指挥,有纪胜这样的神射手辅助,再加上训练有素的五十名甲士。 如果真把菟裘那八百个只有农具傍身的青壮年拉到原野上和他们对阵,恐怕只会得到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宰予这时候也总算理解了,后世为什么能够出现八百打十万还能大胜而还的案例了。 精兵这种东西,单个提溜出来可能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但只要成百上千,那发挥出的力量足以抵挡万人之军。 虽然这样的精兵很烧钱,但宰予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按照他的估算,以书籍的贩售利润而论,他足可以支撑起一支三百人左右的带甲精兵。 三百甲士,说出来好像不多,但这也得分和谁比。 和齐晋等霸主级大国比较,宰予这三百人的确不够看。 和鲁宋等地区性强国比较,宰予也算不得什么强人。 但如果我们继续把心理预期下调,将对比的对象换成距离菟裘不到百里的杞国和铸国…… 那宰予的三百甲士就忽然变得有点恐怖如斯了。 这两个国家虽然在西周时期也曾显赫一时,他们一个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一个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两国的国君都是周天子钦封的公爵,哪个国家见了他们不得敬一声社会? 但社会也是当年的事了。 铸国自从被封在铸地后,国土的大小基本没变过。 杞国则更惨,他们一开始其实不是混齐鲁这一片的,杞国的祖先原先被封在杞地。 而杞地并不在齐鲁大地,而是在中原富饶之地。 至于他们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一路转进到这一片的,那还得感谢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大缺大德。 没办法,哥几个倒也不是想收拾你小杞,实在是中原的地太好了,哥哥们经受不住诱惑啊! 杞国不仅经常受到身边邻居的铁拳制裁,在外交阵线上也是一败涂地。 杞国最早是公爵国,但后来接连遭贬,侯爵、伯爵,现如今竟然成了子爵。 杞国和铸国都是兵力百乘的小国,国内的甲士数量差不多也就在三四百这个区间里。 不过虽然都是甲士,但杞国、铸国明显不可以与菟裘甲士相提并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