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姜还是老的辣,子贡这小子落入圈套了。 今日谈话谈到这个份上,这气氛显然不适合再继续谈下去。 于是宰予连忙起身向晏子请辞。 “您今天为了帮助无辜的民众免除罪行,多有劳累。我看天色也不早了,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我们改日再来登门拜访,接受您的指点吧。” 晏子闻言,忽然笑着问了一句:“我刚才的话,没有冒犯到您吧?” 宰予勉为其难的笑了笑。 “讨论学问而已,君子和而不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与子贡向晏子拜别后,便匆匆离开了这里。 等到二人出门后,晏子的笑容渐渐收敛。 他的身后响起了脚步声,晏子撑着老迈的身躯想要拜见,但还未等起身便听见齐侯的声音响起。 “夫子您这么大年纪,就不必拘礼了。” 齐侯饶有兴致的望着走出门外的子贡和宰予,问道。 “这两位年轻人,有点意思。您对于他们的话,怎么看?” 晏子缓声道:“鲁国人,大概是真的厌恶阳虎了。” “您也认同吗?” 晏子点头道:“为了挽回名声,阳虎甚至不惜请出反对他的孔仲尼出仕。 又动用鲁国的军力去帮助晋国讨伐郑国,以此换取晋国人对他的支持。 然而在此之后,他又向莒国大动刀兵,看来晋国并没有理会他的殷勤啊。 然而即便如此,鲁国来的这两位年轻人却依然没有改变对于阳虎的態度。 市集上,從鲁國来的商人们,一提到阳虎,也多半是抱怨为主。 要不是形势危急,阳虎这一年来的种种动作,又怎么会表现的如此急躁呢? 由此可见,他在鲁国的确是不得人心啊!” 齐侯闻言不由面露喜色,他哈哈大笑道。 “如今宋国为了乐祁被囚的事情,被晋国弄得心生怨言。 晋国的六卿彼此争权夺利,陷入内耗,无暇顾及周边战事。 而鲁国的阳虎又不得民心。 看来寡人伐鲁的决定还真没有做错啊!” 齐侯一想到鲁国即将臣服于他,不免心情大好,于是又问道。 “夫子,您看方才這两位年轻人,值得启用吗?” 晏子闻言,只是摇头。 齐侯惊讶道:“您觉得他们没有才能吗?” 晏子又摇了摇头。 “那您是觉得他们品行未端?” 晏子还是摇头,不过这一次他给出了回答。 “能够分析出鲁国现在的形势,这足以说得上才能出众。 愿意对路边的弱小伸出援手,这足以称得上有品德高洁。 只不过,如果他们愿意去做孔仲尼那样的忠臣。 那这样的人,又如何会为您这位随时想要攻打他们母国的君主效力呢?” 齐侯闻言,不好意思的问道:“您还是不同意我攻打鲁国的计划吗?” 晏子也不说是不是,只是起身向他拜道。 “看重士人和庶民以死相效之力的,就能禁除敌国的邪恶行径。 听信中正之言,任用贤能之士的,就能震慑心怀不轨的诸侯。 能够爱护国内的庶民百姓,乐于对世人造福的,就能使邻国顺服于您的仁义之举,使得天下人都敬仰您的德行。 单单依靠战争在战场上击败敌人,去使得他们拜服于您的武力之下。 这虽然能令他们短暂的口服,但如何能教他们长久的心服呢?” ------题外话------ 也许,求票就是这样,是时机不对,也是缘分不够。 ——节选自《宰予日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