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九)-《新顺1730》


    第(2/3)页

    而大顺打赢一战,甚至说在打赢一战之前,大顺就是个棉布出口国。

    这,才是这里的人、尤其是一些被英国殖民统治过的人,对刘玉如此恨的根本原因。

    是的,某种程度上,大顺打赢了一战,直接导致了古吉拉特以对外出口为主的棉纺织业,彻底崩溃。

    织布行业完蛋,只剩下了棉花种植业和纺纱业。

    对这里的一些织布为生的手工业者而言,他们当然没经历过历史上真正统治印度后的惨状。

    而大顺,或者说刘玉的政策,之前偏偏又是“倒逼英国东印度公司开拓印度,施加压力让东印度公司如芒在背认为随时可能失去中国的货源,从而迫使英法在印度冲突加剧,进而借刀杀人让英国驱赶法国,然后大顺再以法国盟友的身份参战”的路线。

    这使得一战之前,英国在古吉拉特地区的进口量,大增。

    或许可以这么说。

    一些织布为生的古吉拉特的织布工匠看来:这大英国不见得好啊。可到了大顺,我却挨了饿。

    无需讳言,这是事实。

    后世有人,为了鼓吹西方的发达,给出过这样一个数据。

    说,从1794年,到1814年,英国销往印度的纺织品,暴增了696倍!

    只看这个数字,不求真相的人,一定会觉得:哇,西方真的好发达的,在1800年工业就全面碾压东方了!

    这个数据,没错。

    可以说,非常的正确。

    但是,这个数据,就是标准的“说话说一半”。

    历史上,1794年到1814年,英国销往印度的棉纺织品,是不是暴增了696倍?

    是的,一点没错。

    但是,很可能,这个数据,他没告诉你,1794年,英国销往印度的棉纺织品的价值是多少。

    那么1794年,也即是传说中马嘎尔尼访华的那几年,英国销往印度的棉纺织品价值是多少呢?

    156英镑。500两库平银。

    是的,你没看错。

    156的后面,既没有【千磅】,也没有【万磅】。

    就是156英镑,500两库平银。

    那么,暴增了696倍,是多少呢?

    107306英镑,大约35万两库平银。

    所以说,数据说谎了吗?

    没有。

    数据没作假,确确实实是暴增了大约696倍。

    只不过,基数是156英镑。既不是156千英镑,也不是156万英镑,而是156英镑。

    那么,1794年,印度对英国出口的棉纺织品是什么数量呢?

    4500000件。

    这里的件,不是一件衣服的件,而是类似于一包、一箱这样的计量单位。

    按照1759年的数据,这么一件的价格,大约是2.03英镑。

    换言之,1794年,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品,一共450万件,约合900万英镑。

    这个数据很关键,意义很大。
    第(2/3)页